一、方案概述
社會綜治平臺以社會管理工作關注數據為核心,以社會管理日常工作為基礎,依托各部門現有業務系統,緊密圍繞建設、管理、創新、高效四個環節,應用于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三級綜治工作部門,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預警研判、服務管理、打擊預防犯罪等領域的作用。同時,加強政府行政聯合治理服務為民的建設,實現政府跨區域、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區級平臺在全面掌握綜治動態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研判、指揮協調、監控督查和考核評估等應用實現對本地區綜治工作的調度協調和科學管理;街道級平臺負責承接上級機構的工作部署,并落實督查社區綜治工作的開展情況;社區級平臺,則重在信息采集、活動執行、信息反饋等工作。
系統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全面整合綜治、維穩、經濟、武裝、安監、民政、計生等多個職能部門的各類管理服務資源,構建區域性、網絡化、社 會化、信息化的社會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實現資源共享、聯動共管、動態跟蹤、全面覆蓋、高效快捷、科學管理社會和服務民生的信息化管理體系,推進智慧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
二、功能特點
1.資源整合、統籌管理、一處采集、多方共享
針對人、地、物、組織等各類城市綜合管理要素進行統一的采集、校對、分析,并采用信息化手段實施資源數據多渠道、標準化的整合,在實現統籌管理的同時,為各相關職能部門提供信息共享。
2.精準網格化管理
依托精準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打破各部門信息壁壘,社區和鄉村有了清晰的管理脈絡,基層有職有權有物,更好地為群眾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管理。
3.業務優化,協同辦理,條塊融合,整體聯動
整合智慧黨建、政法綜治、行政執法、社區服務、司法矯正、平安警務等模塊,利用大數據的分類、聚集、分析,形成多個視圖的應用,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4.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服務管理功能細化到基層社區工作人員,便民功能匯聚到群眾指尖,讓百姓在家門口、掌心里就能辦成事,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三、平臺特色
1.綜合業務數據平臺
通過網格員對轄區范圍內的人、地、物、情、事、組織六大要素進行全面的信息采集管理。收集地理位置、小區樓棟、房屋、單位門店、人口信息、民政辦法、黨建 紀檢、工會工作、計劃生育、勞動保障、綜治信訪、志愿者服務、學習、醫院、安全生產、特殊人群、治安信息和消防安全等信息。
2.GIS地理信息平臺
集成二維地圖、衛星地圖、2.5D地圖; 具備地圖瀏覽與輔助功能,包括放大、縮小、拖動、搜索、鷹眼、量距、量面積、地圖切換;能夠于所劃分的街道,社區、樓棟的在地圖上實現定位標注顯示;能夠人、地、事、物、房、組織等地圖搜索數據監控顯示;能夠拉寬與周邊自定框選區域統計。
3.地圖調度平臺
全方位,多部門聯動協同的精細化源頭紡織工作模式。將社區、網格管理任務通過上報、分流派遣、處置、反饋結案、歸檔、考核六步閉環流程平臺化,實現各級業務部門事件任務橫向協調處置,縱向互聯互通。
4.事件處理平臺
全方位,多部門聯動協同的精細化源頭紡織工作模式。將社區、網格管理任務通過上報、分流派遣、處置、反饋結案、歸檔、考核六步閉環流程平臺化,實現各級業務部門事件任務橫向協調處置,縱向互聯互通。 (城管、公安、綜治、安監、黨建、民政等事項權屬梳理,自動派發)。
5.考核評估系統
系統結合績效考核辦法,自動分析生成考核表,通過考核監督制度的有效落實來確保不和諧因素的技術發現和處置,切實做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通過信息化手段,綜合分析各種問題發生的趨勢,找出規律,為集成社區管理與服務工作提供決策依據。系統定期生成社區事物處置的總體考核情況,輔助領導及時掌握轄區宏觀情況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
6.大數據分析平臺
通過系統可以將各部門、鄉鎮大量基礎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分析,包括人口統計、事件統計、群眾咨詢和投訴案件統計分析等等。
7.其他擴展平臺
人口綜合管理平臺、智慧黨建平臺、安監消防平臺、互聯網+民生服務平臺等擴展平臺。